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

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

官方微信

及时查阅大会信息

了解业内最新咨询

获取顶级专家的学术成果

CRPC中国行暨第二届淮海姑息高峰论坛

CRPC中国行暨第二届淮海姑息高峰论坛

      2017年10月29日,在徐州顺利召开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(CRPC)淮海协作组发起的CRPC中国行暨第二届淮海姑息高峰论坛,吸引了来自全国的肿瘤医务人员200多人。本次会议涉及肿瘤姑息治疗相关的疼痛、营养不良、贫血等症状治疗的最新进展,并着重对医生普遍困扰的难治性癌痛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。会议由CRPC淮海协作组组长刘勇教授牵头并主持,同时邀请到CRPC副主任委员黄诚教授担任大会主席;并特邀王昆、刘波、李婕、陈映霞、王涛、崔立献、王琼、陈平、尤传文、李心忠、阚庆生、王洪建、严晓春、王俊、于洋等数十名肿瘤姑息治疗领域知名专家教授星光璀璨齐聚一堂,共同交流肿瘤姑息治疗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。

大会主席黄诚教授致开幕辞

      淮海协作组成立后在刘勇教授的带领下做了大量工作,队伍越来越壮大,推动了淮海地区肿瘤姑息治疗的发展。本场CRPC中国行主要的任务是宣传解读并贯彻落实国内首发的《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》。CRPC在疼痛规范化治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但临床上还有10-15%的患者没能解决疼痛,因此CRPC成立难治性癌痛学组,在国内癌痛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的努力下完成《共识》,发布之后迅速引起广泛重视,对规范临床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
淮海协作组组长刘勇教授致辞

      昨日适才登高罢、今朝吾侪更举觞、寥廓徐淮万里望、论道云龙戏马旁,欢迎来到美丽的徐州,参加本次会议;众所周知,姑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、延长患者的生存期,许多重要的指南把积极的姑息治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必要的、基础的组成部分,姑息医学也从医学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,在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征程中,姑息医学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;最后用王杰军教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“加入到姑息治疗的队伍中来吧,在这里是大有可为的”!


学术讲座

《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》
——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

      黄教授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概述、针对驱动基因药物临床现状及一线治疗策略、驱动基因阳性患者耐药后治疗策略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,谈到要重点关注已知EGFR、ALK、ROS1、BRAF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策略及进展。

《转移性结直肠癌精准诊治新进展》
——枣庄市立医院王涛教授

      王教授分别从CMS(Consensus Molecular Subtypes)分子分型共识、NCCN指南更新两方面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精准诊治新进展做了介绍;其表示,不同分子背景的结直肠癌其生物学行为差异很大,分子分型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结直肠癌。

《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解读》
——天津市肿瘤医院王昆教授

      王教授是难治性癌痛学组组长,《共识》撰写的牵头专家,对酝酿了4年之久,今年9月刚刚发布的《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》进行了全面解读,从难治性癌痛常见类型、治疗原则和推荐意见、常用药物和给药途径、微创介入适应症等方面做了介绍;难治性癌痛一直以来是肿瘤姑息领域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,国内外参考文献相对稀缺,《共识》的发布将大大推动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领域的发展,从而给患者带来多重益处。

《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管理》
——南京八一医院陈映霞教授

      陈教授提到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高,治疗率低,易被临床忽视,所以选择了这个话题,并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概述、机理、诊断、治疗、风险管理等方面做了具体分享。

《肺癌分子诊断新进展》
——江苏省人民医院王俊教授

      王教授从肺癌分子诊断进展中,临床面临的问题出发,讨论了以下问题:肺癌中推荐检测的基因有哪些,如何应用;如何选择合适的分子诊断平台;样本要求(血液样本的可行性);最后总结到:精准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基础,应贯穿治疗的全过程。

《难治性癌痛的治疗新思索》
——山东省肿瘤医院刘波教授

      刘教授谈到难治性癌痛需要更多关注、需要多学科合作治疗;慢性疼痛若不及早治疗,会发展成神经敏化,形成疼痛记忆,导致难治性疼痛;癌痛病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疼痛单一学科诊疗的局限性,癌痛需要分段管理和治疗,有效治疗的方法包括联合药物、微创介入、社会心理各个方面,多学科协作(MDT)将开启癌痛治疗新模式;微创介入治疗为难治性癌痛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,其中PCA(患者自控制镇痛)技术可快速和简单地进行剂量滴定,适用镇痛剂量变化的需求以及患者镇痛需求的昼夜变化。

《PCA镇痛技术在难治性癌痛治疗中的应用》
——徐州市中心医院刘勇教授

      刘教授详细讲解了PCA技术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,包括常见类型、重要参数设置、药物换算、典型病例等,刘教授通过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到:PCA技术是《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》推荐给药途径之一;是特殊状态下阿片耐/非耐受患者治疗选择之一;PCSA/PCIA具有安全、起效迅速、血药浓度稳定、最大化按需给药、副作用小的优点,是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理想手段之一;同时指出:可用于PCIA的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、氢吗啡酮、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等,目前所有国、内外癌痛治疗指南均不推荐使用阿片受体的部分激动剂或激动-拮抗剂,如喷他佐辛、地佐辛、布托啡诺等静脉给药来控制癌痛。

《难治性癌痛概念及标准解读》
——江苏省肿瘤医院李婕教授

      李教授对《共识》中难治性癌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进行了解读,学组通过前期大量调研、文献借鉴和组员反复讨论,最终统一明确了难治性癌痛的定义和标准,为各学科提供临床诊断的依据,这也是《共识》的一大亮点;难治性癌痛的诊断需同时满足以下两条:1持续性疼痛数字化评分≥4分和/或爆发痛次数≥3次/天,2遵循相关癌痛治疗指南,单独使用阿片类药物和/或联合辅助镇痛药物治疗1~2周,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/或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。

      第二届淮海姑息高峰论坛在一片意犹未尽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,希望对各位医师的工作带来启发和帮助,让我们期待明年第三届淮海姑息论坛,不见不散!


© 2013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  版权所有

京ICP 05047300号电话:(+86)010-67726451 传真:(+86)010-67726421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甲52号顺迈金钻20-C邮编:100022